胶东行记:栖霞山顶的唐山硼与山苜楂

发表时间: 2022-04-18 19:43

物以稀为贵。在野菜当中,荠菜、苦菜、蒲公英均属常见,而山苜楂的量则相对较少,再加上其味道尤为鲜美,因此格外受到人们的青睐。以胶东半岛为例,山苜楂馅的大包子,一向被视为农家饭中的上品。

山苜楂的量之所以少,一方面是因为发芽较晚(半岛升温慢,山苜楂一般到了农历的三月才会发芽,而在此之前,荠菜和苦菜就可以大量采摘),另一方面是因为生长区域有限——与荠菜、苦菜随处可见不同,山苜楂在平地中很少能看到,只有山坡草丛中,才能成片发现它们的踪影。

以笔者老家所在的村庄为例,山苜楂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与邻村交界的山岭一隅,其他地方则甚为罕见。以至于要想采摘它们的话,必须来回跋涉近十里路方可。

有了上述背景作为铺垫,相信大家就不难理解:笔者为何对栖霞“唐山硼”顶上的山苜楂印象深刻了。

“唐山”是栖霞市地界上的一座大山,海拔508.8米,相传唐太宗东征时曾“驻跸于此”,因名唐山。又因岩石裸露,民间俗称“唐山硼”。此山绵延甚长,西南至唐山头村处形成峭壁,东北与十八盘公路相连接,可谓半岛腹地一处名胜。笔者虽久有攀登此山之心,不过直到三年前方才如愿。

当时,笔者和朋友驱车路过十八盘,在翻越山顶垭口时,忽然留意到有一条通往山上的岔路。询问朋友,得知路的尽头便是唐山硼之巅。择日不如撞日,我们因此临时改变行程,直奔唐山硼而去。

唐山硼虽然在边缘处颇为陡峭,但其顶上却相当平缓。况且,这里曾经是风力发电场,有水泥路可行,因此攀登并不费劲。不多时,我们便来到山顶的西南角上,而那也是俯瞰“唐山头”村的绝佳位置。

远眺揽胜之余,笔者也观察了一下脚底的岩石。而在石罅之间,赫然发现了一大片山苜楂。那时虽已至六月初夏,但这片山苜楂并未呈现“老态”,仍有色青叶嫩之感,见之使人欣然。

此处的山苜楂为何如此之多?推测原因,无外乎两点。其一,此处地形土壤适合山苜楂生长,过去就有规模分布;其二,这里地处山巅,樵采之人罕至,因此常年没有被采摘。

由于行程匆匆,我们并没有停留太长时间,在拍了几张山苜楂的图片之后,就下山离开。

大概过了两年之后,笔者再次从十八盘路过。触景生情,不禁又想起上次的经历,于是就故地重游,想再拍一组图片,以作纪念。

然而,山还是那处山,村还是那个村,记忆中的那片山苜楂,最终却并没有找到。